2015年一建《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》案例分析每日一练(5.19)
文章来源:优职教育发布时间:2015-05-19点击量:53
题目:【背景】
某工程建筑面积24700m2,地下一层,地上十五层,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,有 甲乙丙三家单位参与了工程投标,经过公开开标,评标,最终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,中标价7500万元。材料费占造价的60%,考虑材料的储备天数为95天。 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》(示范文本),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。
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:
事件一:为了落实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安全管理方针,项目部认真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,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,提前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。
事件二:项目部在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前,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出了规定,其中包括水胶比不得大于0.55,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.50;砂率宜为40%~45%;灰砂比宜为1∶2~1∶3;同时,还规定了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事件三:项目部准备争创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。其中在钢筋及预应力技术中采用了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。
1. 题目:根据背景资料,计算工程材料备料款数额(以万为单位,计算到整数位,整数之后四舍五入),并说明确定材料储备天数的因素有哪些。
答案:工程材料备料款=7500×60%÷365×95=1171万元。材料储备天数由当地材料供应的在途天数、加工天数、整理天数、供应间隔天数、保险天数等因素决定。
解析:暂无解析
2. 题目:事件一中,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评价评价包括哪几方面?
答案: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(1)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;
(2)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;
(3)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;
(4)进行风险评价,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;
(5)风险控制,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,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,否则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,降低危险水平。
解析:暂无解析
3. 题目: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指出,说明正确做法。
答案:
(1)不妥之处一:水胶比不得大于0.55
正确做法:水胶比不得大于0.5
(2)不妥之处二: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.50
正确做法: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.45
(3)不妥之处三:砂率宜为40%~45%
正确做法:砂率宜为35%~40%
(4)不妥之处四:灰砂比宜为1∶2~1∶3
正确做法:灰砂比宜为1∶1.5~1∶2
(5)不妥之处五: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正确做法: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解析:暂无解析
4. 题目:除了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,钢筋及预应力技术还包括哪些子技术?
答案:还包括:
1)高强钢筋应用技术
2)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
3)无粘结预应力技术
4)有粘结预应力技术
5)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
6)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
7)钢筋机械锚固技术
解析:暂无解析